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经贸 > 人民币对欧元难立刻大幅升值 欧洲想要什么

2007-12-04

人民币对欧元难立刻大幅升值 欧洲想要什么

答案是:是也不是。欧盟在金融和经贸两个领域获得和中国领导人的一个“更广泛”的对话机制,而人民币对欧元立刻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

  欧洲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了吗?从表面上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我对我们的对话结果感到高兴。”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说。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则在中欧峰会结束后发表的简短声明中称,他来时“不快”,走时“备感鼓舞”。“中国领导人明确地表达了最高层次的政治承诺,以应对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等议题。这正是我们寻求的。”

  对曼德尔森来说,这次中欧峰会于他个人确乎是一次胜利。就在峰会召开的前一天,曼德尔森在一个私下的场合中提到,由于对口的中国商务部在决定市场准入及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权力有限,受制于其他部委,欧盟也需要一个“更广泛”的对话机制,以实现超越部门的对话和谈判。结果,在第二天的峰会中,中国国务院总理***主动提议设立“互补隶属”的金融和经贸两个领域对话机制。

  其中,经贸对话机制将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和欧盟贸易专员各自牵头。这意味着,曼德尔森获得了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同等的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地位,虽然按照欧美的组织架构,曼德尔森对应的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一职。惟一的区别是,保尔森主导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囊括所有经贸金融议题,包括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开放等等。而中欧的双重对话机制则将金融和经贸分开处理。

  不过,这或许是曼德尔森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由于欧盟内部的组织结构,汇率并不是一个“全欧盟”议题,欧元区政策影响的只是13个使用欧元的国家,而不是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像英国、丹麦这些经济发达的欧盟成员国至今游离在欧元区外。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美国经济放缓,美联储连续降息,导致美元持续走弱,欧元对美元汇率屡创历史新高,我们很难会看到欧元区“三巨头”同时出现在北京。布鲁塞尔欧洲和全球经济实验室Bruegel主任肖恩(Jean Pisani-Ferry)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此次欧元区“三巨头”的出访堪称一道分水岭。因为就在不久前,人民币汇率似乎还只是中美之间的主要问题,对于欧洲而言重要性则退居其次。在美国国会至少就三项针对中国的报复性贸易提案展开讨论之时,欧盟却意外地保持着沉默。

  其实,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欧盟的基本立场和美国并无二致,用特里谢的话来说,欧盟对人民币施压的想法“由来已久”,和美国的惟一区别是“之前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一直比较审慎罢了”。但是,这种审慎并非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是受制于欧盟的内部结构和复杂的安排。除了货币不统一造成欧盟内部难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形成统一口径,欧元区内部的汇率政策也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法国和德国等国在应该由谁来负责解决问题上存在分歧。肖恩在文章中指出,从过去的情况看,法国认为应由政府处理,而德国则将其交给央行定夺。如此一来,欧元区内部复杂、模糊的种种安排就主宰了欧元汇率政策,也增加了它的惰性。

  肖恩认为,此次需要三巨头来传递一个声音,表明欧洲内部有关责任分担的难题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在目前的紧要关头,这个难题再也不能妨碍欧元区表达自己的意愿,欧洲人将开始通力合作。

  的确,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远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形成事实上的人民币对欧元贬值。据路透社数据,自2005年末至今年1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达10.89%,但兑欧元贬值则达9.59%。强势欧元令欧洲企业感受到了严重的竞争力威胁。

  在欧元区的领导人看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对欧元贬值,需要部分地为中欧急剧增加的贸易顺差以及全球失衡负责。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为何专程前来同中方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说:“要知道欧盟是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多于对美国的出口是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对欧元升值的状况下形成的,我们应该扭转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平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来这儿的原因。”

  中金公司分析员沈建光向《财经》表示,欧元区希望人民币升值,另有一层考虑,由于其他亚洲货币针对欧元也在贬值,如果亚洲货币可以升的话,即使美元弱,欧元也不必那么强。但是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的话,其他亚洲货币也很难升,因为这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竞争更直接。

  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所长张燕生则认为,近一年多来,由于美国增长疲软,加上次贷危机,使得欧元非常强劲,某种程度上将重担从美国身上转移到了欧盟身上。欧元越贵,欧洲经济就要承担越大的一个负担。因此欧盟需要找人来跟他承担全球调整的后果。中国作为一个贸易经济大国,自然成为一个选择的对象。

  在一位中国商务部的官员看来,欧盟此次忽然态度变强硬,一定程度上和欧盟认为中国向来重美轻欧有关。欧盟希望通过强硬的态度引起中国的重视以得到更多的让步。不过,容克在采访中否认此次欧盟阵容强大的来访团和中国对欧美的不同态度有关。

  问题是,欧洲能收获更多吗?

  以容克领头的欧元区“三巨头"——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以及欧盟货币与经济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在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会谈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双方认为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防止汇率大幅波动,为全球失衡有序调整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双方还表达了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合作的意愿。”

  许多媒体对这份共同声明不以为然。但是容克在接受采访中对对话结果表现出来的满意似乎是由衷的。他说,“我们并没有很高的期望。当事涉汇率议题时,你要倾听,了解对方的态度,你不能指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容克表示,他不喜欢过度的波动。“和我的中国朋友一样,我喜欢逐步升值,而非即刻升值。”特里谢也在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即使是专程过来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也不是想以强硬的姿态催促人民币对欧元立刻升值。

  布鲁塞尔欧洲和全球经济实验室Bruegel主任肖恩认为,美国人已经从过去碰壁的经济中了解到,中国领导层并不会屈从于金融外交的压力。而且欧洲人自己也夹在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中左右为难。因为在市场看来,任何显示中国可能斩断人民币和美元之间联系的迹象都预示中国央行将不再出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大量屯积美元。而如果全球经济中少了中国这个美元资产的超级买家,将意味着短时间内欧元汇率将被推高而不是被压低。因此在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

  另外,欧盟如果要成功说服中国在全球货币再平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欧盟也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在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中给予中国与其新责任相称的席位,比如减少欧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让位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但欧洲人尚不愿走出关键的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位欧元区重量级人物的表态就多少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