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新闻 > 厦门会展业遭遇人才瓶颈

2008-09-02

厦门会展业遭遇人才瓶颈

 

   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在提倡发展会展业,厦门也是其中之一。近两年来,厦门会展业蓬勃发展,但迅速成长的背后却隐藏着关键性制约因素——人才荒。就像一项进度飞速的建筑工程没了材料,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井喷式发展

    现在的厦门,仅展览公司就有大大小小100多家。这些公司多是在近两年内成立的。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副会长刘宏说,近年来,不仅是厦门的展览公司遍地开花,全国也是类似的情况。

  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厦门共举办各类展览33场,比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1万平方米以下的23场,同比增长21%;1万平方米以上的10个,同比增长66.7%;上半年展览总面积29万多平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以国际石材展、海西汽博会等为代表的展览还被评为优秀等级。

  行业面临洗牌

    当全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厦门会展业又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呢?

  据厦门市会展协会透露,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展会226个,厦门仅有5个,占2.2%;全国49个城市展览面积的排名中,厦门以53万平方米排在第21位,与一类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类城市如成都、青岛等差距都很大。

  不仅如此,由于目前一类城市的会展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很多大公司实施对外扩张战略,开始攻入二三类城市市场,北京、上海的很多大公司开始在全国各地争夺项目,一些城市由于本土企业没有成长起来,而导致沦陷。

  刘宏表示,厦门也面临同样的局面,一些小的会展公司目前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遭遇人才瓶颈

    企业面临着洗牌,如何能在此次市场洗牌过程中脱颖而出,巩固地位?最关键的是人才。

  一场展览会议的成功组织、策划、操作,甚至一家展览公司的生死存亡,很大一部分是靠人才,靠人才新颖的设计,独特的构思和超强的实践能力。目前的会展业飞速发展,却总让人觉得乏力,就是因为没有一轮又一轮新鲜的人才输入。

  会展业从组织到设计等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很多公司长年对外进行招聘,只要有过实践动手经验的人都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刘宏认为,这已经成为制约整个会展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前,展览公司最大的成本是办公场地,但是现在不同了,最大的成本是人才。”
人才:引进还是培养?

  “引进来的人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是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很多国外的人才被引进后,其想法、思路固然新颖,但是不符合中国、本土的审美趣味。

  那就只能培训了。这也是刘宏目前的设想,他初步的计划是,由行业内几个比较大的公司牵头,在公司内部举办一个短期的培训班,主要面对刚毕业的年轻人。“行业内部的培训成效非常明显,因为来讲课的都是全国各地的会展精英,讲的也都是实践经验,比较系统,入门快。”刘宏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