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策法规 > 财政部力推“重庆模式”解决“普九”债务

2007-12-27

财政部力推“重庆模式”解决“普九”债务

重庆作为第一个解决“普九债务”的省级行政区,立足自身化解债务,被财政部称为“重庆模式”

  【网络版专稿 /《财经》杂志记者 常红晓】《财经》记者最近获悉,为解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欠下的巨额债务,财政部明确中央将在财力上给地方适当支持。而重庆则作为第一个解决“普九”债务的省级行政区,摸索出一套立足自身化解债务的办法,被财政部称为“重庆模式”。
  所谓“普九”债务,是指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基层政府欠下的债务。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要在20世纪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制定了从校舍到图书室在内的“普九”验收标准和计划,逐县检查验收。在教育投入不足和达标压力之下,各地学校不得不举债搞建设,遂形成“普九”债务。
  偿债对农村中小学来说压力更大。据专家估计,全国乡镇和村级组织共负债至少6000亿元。据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报告,全国仅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就高达500多亿元,加上城镇,该债务总量占全国乡村债务的十分之一以上。由于缺乏偿还渠道,乡村负债一直是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是2007年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要以“普九”债务为突破口,为化解数千亿元乡村债务积累经验。而重庆则提供了一个范本。
  重庆化解债务始于2003年9月。当时,全市40个区县只有一个区县没有“普九”债务。一些农村中小学经常在开学时被工程队“封门”。有的学校刚收了学杂费,就被建筑队老板悉数拿走。一些学校甚至连粉笔、墨水等都买不起。
  偿债之初,经过各地上报和会计师独立审核,确定截至2002年12月31日,重庆市“普九”债务共计20.1亿元。这些负债涉及全市1万多所学校,包括工程款、向学校教职工借款、国内银行贷款、向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借款、向其他单位或其职工借款、向学生家长借款等。这些负债81.4%用于校舍修建,7.8%用于土地征用,9.5%用于设备购置等。
  在偿债过程中,中央的“三奖一补”资金和“偿债联动机制”的正向激励促使各区县积极完成了偿债任务。
  2005年3月,为缓解中西部地区基层财政困难,中央决定拨款150亿元实行“三奖一补”。“三奖”是指对财政困难县乡政府增加税收收入或财力的,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以及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一补”是指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
  2005年,重庆市共得到中央“三奖一补”资金3.3亿元,全部给区县财政,并规定其中80%用于偿还“普九”债务。同时,重庆市财政拿出5亿元,用于“普九”偿债。
  在偿债过程中,重庆市财政局对全市每一笔“普九”债务都建立了详细的债务档案,并实行了“偿债联动机制”。也就是说,区县财政每年都要首先清偿一定数量的债务,市财政在核实债务清偿凭证、确认债务偿还后,再根据一定分担比例拨付相应的补助资金。同时这些资金必须对应一定的负债项目,并且由市财政直接打入债主的账户。
  截至2006年底,重庆各地“普九”债务上报总计32.2亿元,经认定24.7亿元,目前已偿还19.5亿元。在这已偿还的19.5亿元中,重庆各区县财政承担了大约11亿元,市本级财政承担8.5亿元。??
  目前,随着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解决“普九”债务更为紧迫。因为全面免除学杂费后,学校完全丧失资金来源,一些债主更会因此 “堵学校”、“封大门”,甚至采取极端措施。作为先行者,“重庆模式”对各地未来化解乡村债务提供了借鉴。
  但一些教育专家指出,重庆的模式固然值得关注,但义务教育属于公共物品,各地因提前“普九”而遭致的债务,中央财政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财政部已明确,“由于‘普九’债务规模较大,沉淀的时间长,完全依靠地方解决有一定困难。为此,中央政府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在财力上对地方给予适当支持”。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已拟定了《关于做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修改,年内有望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