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会展知识 > 厦采会:中小企业“出海”新通道

2008-01-09

厦采会:中小企业“出海”新通道

 

     与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相比,中国(厦门)品牌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会(以下简称厦采会)还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但是,它的诞生为大批“中国制造”进入国际市场开拓出一条带有鲜明个性化色彩的新通道,其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和强大吸引力,为中国企业勾画出充满想象与期待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特点突出带来知名度

  “厦采会”有三大看点非常突出。

  一是高幅增长的巨额国际采购清单。日前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厦采会”,国际买家的计划采购清单5000多条,总额更高达150亿元人民币,与首届相比,骤然增长50%。

  第二大看点是,国际采购巨头和超级买家竞相跻身。首届“厦采会”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家采购商参会,第二届增加到27个国家和地区,有291家采购商参会:国际化程度更高,采购商规格也更高。

  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第二大的零售商家乐福,世界零售业排名第三的麦德龙,体育用品行业位居全球第二位、欧洲首位的采购商法国迪卡侬,世界500强、全球第三大汽配采购商麦格纳公司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采购商纷纷到会。美国政府采购也首度参会,并带来了4.8亿美元的采购清单。  看点三,规模超常规发展。“厦采会”得到国内参展企业和供应商的积极响应,参展、参会队伍爆发式增长。首届交易会设置两个展厅,国际标准展位780个,326家供货企业供应商品3000多种。第二届,展厅增加到三个,展位增加到1000个,10个城市组团,500多家供货企业,近万种产品现场设展;另有2200多家供应商携带样品和资料参会洽谈,参会专业人士近两万名。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中国(厦门)品牌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会是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贸促会共同创办的。组委会有关人士说,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走出国门的途径单一,出口产品主要依赖于“广交会”,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因为达不到“广交会”的参会标准只能在门外徘徊。与此同时,国际买家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快速增长,采购量越来越大,由于不同层次的买家有不同的选择,因此对采购也有多层次、多渠道的需求。如何既能帮助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又能方便有不同需求的国际买家顺利采购到需要的中国产品?他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 采取“订单展会”的形式。通过全球范围内广泛邀请、召开产品推介会的形式事先落实采购商和采购清单,再组织与采购清单对口的供货企业参会与买家现场开展洽谈、看样、订货。以使采购更直接、针对性更强,既让采购商能找到更对口的商品,又确保企业的成交概率,实现有效对接。

  二、 着重“展前贸易对接”。主要两种方式:根据采购商需求安排采购商在会前与中国企业开展洽谈;建立交易会网上贸易配对平台,将采购商的采购需求和供货企业的供应商品在网上公布,并安排专门人员协助开展网上贸易配对。

  三、 采购商、供应商“同台设展”。采购商和企业均设置展位,把流动采购商变成“坐商”,参会企业可走进采购商的展位开展交易洽谈,也可邀请采购商到企业的展位看样、订货,从而实现“现场看样、直面洽谈、签约订货”。

  四、 举办多种形式的现场专题采购会。专场采购说明会上,各采购商除公布本机构采购计划、清单外,还对采购流程以及货品要求进行说明,并现场接受采购洽谈。

  为了能给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商机,组委会在充分研究近年来中国与中东、非洲、东盟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合作日趋密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门槛相对较低的情况后,特别邀请50多家中东、非洲、东盟国家的中小采购商参会。

  大胆尝试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据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数字,两届交易会共吸引国际买家采购清单250亿元人民币,达成合同、协议、意向2000多项,成交总额116亿元人民币。有一点很值得一提,参加第二届“厦采会”的客商中有80%是首届参加的“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