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4
21世纪:“入世”激发无限活力
前不久,冯斌率公司代表团造访了一批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客户。这些客户中很多并未与春兰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而是春兰产品的分销商。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即便是这些间接客户也因春兰产品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因此,对春兰人的到访,这些初次谋面的客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欣慰之余,冯斌感受到的是这份热情背后中国产品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在一家古典浪漫的意大利餐馆中,冯斌还收获了意外的惊喜:餐馆吧台旁,竟站立着一个旧款样式的春兰柜式空调。餐馆的人介绍说,这个空调已经在这里“服务”了近15年,从未发生过质量问题。冯斌说,这不仅是对春兰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制造能够风靡世界的最好的说明:十几年时间的考验沉淀下来的是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认知和接纳。
冯斌说,从营销理论角度分析,产品竞争力体现在4个方面:质量、价格、渠道和品牌。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产品在这4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品牌营建上,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四轮驱动下,我们想不奔跑都难。”
冯斌同时指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度较大,而一批企业就相对容易,因为这种集群效应的能量和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外国人知道了中国空调有春兰、海尔、美的等一批名牌,自然认同中国整个空调乃至家电行业的强大实力。在产品的背后,其实是国家品牌的支撑。
“入世”对中国外贸的激发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政策层面的推动和扶持。过去,中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这当然功不可没。但入世后,一系列贸易政策措施与国际的不断接轨,更像是定点爆破,从骨子里炸开了中国外贸的活力细胞。比如外贸经营权的全面解禁、允许个人做外贸,无形中吸揽了庞大的出口志愿军。各种外贸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完善,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便利环境。
另一方面是企业自己的成长。上世纪80~90年代,企业更多还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愈发意识到必须走出去,阔步国际,分享全球资源。在此过程中企业对产品质量、档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执著追求,感动并说服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自然换得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接受和销售渠道的拓宽。
如果抛开这些传统因素,冯斌认为,让中国外贸、社会经济生活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改变的神奇力量,便是“因特网”的诞生。这项伟大的技术革命,真正将世界拉成了平的。春兰是较早发现并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市场的国内公司,公司第一个网页还是委托其时还默默无闻的“搜狐”公司设计制作的。冯斌说,现在企业做贸易,一般选用MSN和IP电话与客户沟通,实现了语音和视频的实时交流,在沟通成本比起上世纪80、90年代极大降低的同时,效率却难以想象地提高了。
虽然,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贸易便利化,让冯斌这样的老外贸人感慨之余更加得心应手,但过去为了缩减拍电报字符数以节约成本而苦学死背的酸甜经历,则成为了他们永远珍存的记忆化石。恰恰是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贸激荡前行的每一个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