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个大型国际展会,既很少有老外身影,也不见几家外企参展。一家参会企业抱怨,公司是做出口的,“会上成交”只能是空话,却要承担7万元摊位费,5万元特装费,还有6个参展人员的食宿费等项开支。明知亏本,却硬着头皮来参展,原来,是“当地政府的要求”。
办展会,这些年已经成了很多决策者的兴奋点。稍加关注就会发现,各地展会的名头越来越响,从“某省”到“中国”到“全球”;规模越来越大,参展企业增多,场地面积扩大;排场越来越气魄,从舞龙舞狮到燃放烟花焰火,从鼓乐欢歌到模特走秀。一句话,声势、排场都已今非昔比。
办展会,对于扩大地区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不失为一个有效平台。就像说到德国法兰克福,就会想到纺织品展、消费品展,说到米兰,就会想到国际家具展,说到广州,就会想到广交会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展会,也许就没有这些城市今天的影响力。
但这些成功的展会都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有市场需求,而绝非“自拉自唱”。广交会之所以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展”,是因为“中国制造”在全球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法兰克福纺织品展能让世界各地参展企业挤破头,也是因为在这个广阔舞台上,参展商能结识大量新客户,提前感知行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参展,钱花得绝对的“值”。
反观我们的很多展会,到会客商没有参展商多,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洽谈、成交、结识客户显然难以成为主旋律。分析这样的办展心理,一为“面子”,向上级表明在“努力工作”;二为攀比,兄弟城市展会有声有色,自己所在地区不能落后于人;三是少数人利益驱动,办展让某些人鼓了腰包。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违反市场规则的游戏最终是难有生命力的。
会展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而要让会展经济真正火起来,仅靠行政命令,也显然是行不通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不等于政府包揽,企业更多的还要听市场的,作出自己的选择。南京一家企业就明确表示,几年前,他们公司被要求参加了我省的一个展会,因为没有效果,此后就再没有参展。
在会展经济舞台上,“搭台”者只能扮演组织协调或导演角色,引入中介机构,依靠市场渠道来办展会。如果政府“越位”办展会、脱离市场办展会,路,只能越走越窄。